Translate

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

農曆七月初七_._._~.七夕相關民俗.~

 在古籍文獻上記載了許多農曆七月七日相關的風俗習慣,流傳至今,臺灣地區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與文化的各種祭拜儀式。

(一)拜床母
七夕呼為巧節,家供織女,稱為「七星孃」。紙糊綵亭,晚備花粉香果、酒醴三牲、鴨蛋七枚、飯七碗,祭獻畢,將端陽男女所結綵縷翦斷,同花粉擲於屋上。食螺螄以為明目。黃豆煮熟,洋糖拌裏,及龍眼、芋頭相贈貽,名曰「結緣」(赤嵌筆談)。(選自福建通志臺灣府/正文/卷十九)          據說床母生日就在七夕。本省人將十六歲以下的孩子稱為「花園內」,均受床母的保護。所以在這天,這些少男少女,都要從下午六點起,在自己的寢室供祭床母,供品要有雞酒、油飯,並燒床母衣(木刻衣服圖案之金紙),以拜謝床母保護幼兒。燒完即可撤供,希望孩子快快長大,不能拜太久,怕床母會寵孩子賴床等。 

(二)拜七娘媽
  七月七日,名曰七夕。人家多備瓜、糕餅以供織女(稱曰「七娘媽」)。有子年十六歲者,必於是年買紙糊彩亭一座,名曰「七娘亭」。備花粉、香果、酒醴、三牲、鴨蛋七枚、飯一碗,於七夕晚間,命道士祭獻,名曰「出婆姐」。言其長成不須乳養也。(選自【臺灣方志】/補闕/安平縣雜記/正文/卷一)            七娘媽也是兒童的保護神。七娘媽又稱「七星娘娘」、「天仙娘娘」,又稱「七仙姐」或「七仙姑」。民間信仰七娘媽者,皆於七夕此日黃昏供祭。供品有軟粿(一種中心壓凹的湯圓,傳說是給織女裝眼淚的)、圓仔花(即千日紅,為祈求多子多孫)、雞冠花、茉莉花、樹蘭、胭脂、白粉、雞酒油飯、牲禮、圓鏡。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,家有滿十六歲者,特供粽類、麵線。祭後,燒金紙、經衣(印有衣裳之紙)、並將七娘媽亭焚燒,無法焚盡的竹骨架丟至屋頂,此稱「出婆姐間」(婆姐,傳即臨水宮夫人女婢),表示該孩童已成年。胭脂、白粉一半丟至屋頂,一半留下自用,據稱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。

(三)乞巧會
   七夕,女兒置羅瓜果、針線於中庭為乞巧會,看牛郎織女星。(選自諸羅縣志/正文/卷八)         家有少女或少婦在晚上擺設香案,供上鮮花、水果、白粉、胭脂和針線,乞求織女能夠賜給她們一雙靈巧的手。用彩線對月穿針若能穿過,則表示手藝會特別的好。自漢代開始,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。 

(四)祭魁星  
   士子以七月七日為魁星誕日。是夜為魁星會,備酒肴歡飲,村塾亦然(舊郡志:莆田陳蔚臺灣竹枝詞:「家家殺狗祭魁星」,自註:「七夕,士子屠狗,取其頭以祭魁星」)。(選自福建通志臺灣府/正文/卷十九)         古代的私塾或學堂都奉祀魁星爺,讀書人對祭魁星更是盛大,在清代臺灣文獻中就有關祭魁星的記載,描寫祭魁星是在晚上舉行,各個私塾都競相集資準備餐品來祭拜,整夜喝酒;也有的用演戲來慶祝,甚至也有殺狗來祭祀的。 

參考網站:1.      南投縣政府-七夕起緣2.      中國的節慶-七夕  3.   中央研究院漢籍資料庫